|
解讀大學生基層就業新政 |
|
2007年9月5日,已點擊:27408次 來源: [打印本頁] [收藏本頁] [關閉窗口] |
眉山人才網/洪雅人才網/彭山人才網/仁壽人才網/青神人才網/丹棱人才網/四川人才網/樂山人才網/眉山勞動力市場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意見》指出,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積極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長和改善基層人才隊伍的結構,有利于促進城鄉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各地區各部門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高校畢業生人才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政府宏觀調控力度,切實做好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工作,努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長效機制。 《意見》規定,從2006年開始,省級以上黨政機關考錄公務員,考錄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包括報考特種專業崗位)的比例不得低于1/3,以后逐年提高。對招錄到省級以上黨政機關、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應有計劃地安排到縣以下基層單位工作1至2年。同時規定,今后在選拔縣處級以上黨政領導干部時,要注意從有基層工作經歷的高校畢業生中選拔。 三部委:到艱苦地區就業來去自由 《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的出臺是由于種種原因,一方面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另一方面廣大基層特別是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和艱苦行業還存在人才匱乏的狀況,需要大批人才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到這些地方建功立業。 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根本出路靠市場。為此,《意見》提出了自主創業貸款擔保或貼息補貼、有關費用減免、人事檔案管理、工齡計算、專業技術職務申報評審等方面的對策措施,消除畢業生自主創業、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障礙。 問:西部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條件較為艱苦,對響應國家號召自覺到這些地區工作的畢業生,有哪些優惠政策? 答:這次中央出臺的《意見》,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對到西部縣以下基層單位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和就業的畢業生,制定了一些具體的優惠政策。比如,對到西部縣以下基層單位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的畢業生,實行來去自由的政策,戶口可以留在原籍或根據本人意愿遷往工作地區,工作滿5年后,根據本人意愿可以流動到原籍或除直轄市以外的其他地區工作,凡落實接收單位的,接收單位所在地區應準予落戶。 焦點訪談:大學生基層就業新政解讀 記者:我們在這個文件中看到關于“西部”和“基層”這兩個概念。西部,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這里面所指的基層是一個什么含義? 尹蔚民(國家人事部副部長):按照我們現在的定義,西部是有12個省區。艱苦邊遠地區又是一個概念,國家規定的是,涉及到15個省區近600個縣叫做艱苦邊遠地區。我們現在基層又是一個概念,一般是指縣以下的機關事業單位,包括農村,包括城市的社區。概念有交叉但也有不同。 大學生:如果我到西部地區工作,那以后還可以流動嗎? 尹蔚民:到西部縣以下單位和艱苦邊遠地方工作的高校畢業生,你可以把戶口留在原籍,也可以轉到你所工作的所在地區去。 人事部: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 人事部將研究制定促進非公有制單位和中小企業接收高校畢業生、鼓勵和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的有關政策規定,做好有關社會化服務工作,并與有關部門協調配合,進一步擴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渠道。 侯建良說,2005年,各級人事部門要結合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的需要,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積極面向高校畢業生,招聘、錄用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各地都要因地制宜,制定有關政策措施,引導和支持畢業生到西部、到基層就業。人事部將與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到基層就業的意見”。 遼寧大力吸引優秀大學生扎根基層 2003年至2004年,遼寧省政府相繼出臺了70條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并向到基層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傾斜。政策規定,主動到遼西北地區和貧困縣的鄉(鎮)、村工作并扎根以上地區的畢業生取消見習期,可提前定級,并減免助學貸款。到省定貧困縣所屬鄉(鎮)、村工作的,可按助學貸款余額的50%減免;到省定貧困村工作的,可全額減免助學貸款。到遼西北和其他地區貧困縣鄉(鎮)一級教育、衛生、農技、扶貧等單位服務2年的志愿者,給予研究生每人每月800元、本科生每人每月600元生活補貼。志愿者服務期滿扎根上述地區的,享受每人每月100元生活補貼。高校本科畢業生到農村中學任教、普通專科畢業生到農村小學任教,享受每人每月100元崗位津貼補助。大學生志愿者服務期滿考核合格者,報考研究生和國家公務員的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錄取。 各高校出臺政策鼓勵畢業生到基層 大連理工大學為鼓勵畢業生積極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戰略,制定了2005屆本科生貸學金減免及就業獎學金評審細則。該校凡報名參加大 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遼西北計劃的應屆畢業生,或自愿到內蒙古、黑龍江、廣西、云南、貴州、甘肅、寧夏、青海、西藏、新疆等邊遠省區工作的內地應屆畢業生,可申請全部免還校內貸學金,沒有貸學金的可申請就業獎學金2000元。 南開大學新設立了“西部計劃”特別獎學金,凡入選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的志愿者,每人獎勵5000元。志愿者服務西部期滿后,報考本校研究生給予總分加10分的獎勵;入選研究生支教團的志愿者,返校后可免試讀研究生。 南京大學向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志愿者每人每月增發生活補助200元;對服務期滿考核合格報考本校研究生者,總分控制線降20分、單科控制線降10分錄取,在每年的免試推薦研究生計劃中劃出一定名額用于支持大學生參與西部志愿服務。 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重要舉措 統籌城鄉和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做好的一篇大文章。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是黨中央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特別是西部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的政策條件,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 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中央明確提出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布局,其中一項重要區域發展戰略,就是西部大開發。落實中央決策,大力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人才是第一要素。我國西部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迫切需要大批高校畢業生去服務、建設和發展。調查顯示,西部地區擁有中專以上學歷和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在每萬名勞動者中的比例還不到東部地區的十分之一。優秀人才引不來、留不住、接不上的問題長期困擾著基層單位、艱苦邊遠地區,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城鄉和區域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到西部、到艱苦邊遠地區去就業,是緩解基層人才匱乏狀況,促進城鄉和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把掌握新知識、充滿青春活力的當代大學生引導到基層和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去,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對于加快消除城鄉差別和區域差別,更好地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做好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工作,必須在發揮市場作用的同時,加大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力度。中央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健全完善人才資源市場配置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的運行機制,進一步消除政策障礙,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并為此提出了具體的政策措施。這不僅是對有志于到西部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鍛煉成才的廣大高校畢業生的政策激勵,也對西部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黨委、政府更多、更好地吸納人才提出了要求。 西部和艱苦邊遠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中央《意見》的精神,采取有力措施,把中央的政策落到實處。要注意因地制宜,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充分發揮市場導向作用的基礎上,提出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加快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增加就業崗位,擴大就業門路,為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建功立業拓寬渠道。對于已經到西部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要妥善安排好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要滿腔熱忱地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真正做到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為他們充分施展才華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切實把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認真真抓出成效,為促進城鄉和區域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 新華社評論
來源:江南時報 |
◆
本類相關信息 |
|
|
|
 |
最新公告 招考 資訊 |
|
|
|
|
|
|
 |
熱點專題調查 |
|
 |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
|
|